- 骨料自動配料控制系統(tǒng)
- 粉體自動稱重配料控制系統(tǒng)
- HLCB1C3/1.76t 1-HLCB1C3/1.76t-1稱重傳感器 HBM
- HLCB1C3/1.1t 1-HLCB1C3/1.1t-1稱重傳感器 HBM
- 鋼鐵廠自動稱重配料控制系統(tǒng)
- 混凝土自動稱重配料系統(tǒng)
- 反應(yīng)釜自動稱重配料系統(tǒng)
- 全自動骨料配料系統(tǒng)
- C2/20T 1-C2/20T_C2稱重傳感器 HBM
- HLCB1C3/220kg 1-HLCB1C3/220kg-1稱重傳感器 HBM
- HLCB1C3/550kg 1-HLCB1C3/550kg-1稱重傳感器 HBM
硬度的測量與表示方法很多。硬度值的大小也與宏觀、微觀等尺寸效應(yīng)有關(guān)。
一、硬度厚度原理
原理內(nèi)容:在微觀狀態(tài)下,厚度越小,硬度越大;當厚度無限小時,硬度將無限大。
物質(zhì)是由原子等最基本粒子組成,在破碎過程中,當不同的物質(zhì)被破碎到趨于無限小時,實際上已經(jīng)變成了相同或類似的單個顆粒結(jié)構(gòu)了,并且剛性極大。所以,它們的硬度值會變得越來越大,直至趨同。
從硬度的測試角度來看,硬度取決于物體受“力”后,顆粒上下層或受“力”點周圍其
他顆粒位移的變化,也就是說與厚薄的關(guān)聯(lián)度比較大。當一個物體的厚度接近于分子、原
子的尺寸級別時,相對于抵抗破碎的內(nèi)在結(jié)合力的能量是很大的,在外力作用時幾乎不會變形了。所以,硬度值會變得很大。
分子比原子的可變化空間更大一些,所以,可以這樣認為,由分子組成的物體的硬度要比原子組成的物體的硬度小。
二、硬度密度原理
原理內(nèi)容:基本粒子排列越緊密,硬度越大。
在宏觀狀態(tài)下,硬度越大,柔韌性越差。但是在微觀世界里,特別當厚度接近原子“板”時,我們可以想象這個“板”是由一顆顆原子用鍵連接起來的,就像一條鉆石項鏈那
樣,可以隨意彎曲、折疊或者像卷軸一樣卷起來。
在這個“鏈板”上,當測定硬度的探頭很小,并點擊到“鍵”上時,硬度則是另一回事
了,就像穿起鉆石項鏈的那條線,無硬度大小可言了,即硬度測量成了一個概率問題了——平均硬度。所以,顆粒排列越有序,越緊密、抵抗外部的破壞能力越強。
三、硬度約束原理
原理內(nèi)容:外部約束越強,硬度越大。
硬度是由于微粒的錯位、移動而表現(xiàn)出來的。假如我們用外部的力量限制住這些微粒的位移,這時,硬度就會變大。
所以,在微觀下,硬度的大小既受制于內(nèi)部的約束,又受制于外部的約束。